合肥师范学院2022年度工作计划

2022年03月04日 16:24  编辑:史强  核稿:  终审: 朱玉国  点击:[]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的召开之年,是学校全面冲刺申硕目标的决战之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召开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为契机,紧扣申硕目标任务聚焦发力,强化党建引领,强化内涵建设,强化改革驱动,全面深化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强化党建引领,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组织开展“迎接党的二十大”系列主题教育,抓好大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制定2022年两级中心组和党支部学习计划,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举旗帜·送理论”宣传宣讲。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深化“四史”学习教育。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巩固拓展省级“三全育人”试点项目成果,深化“青春学习营”等。深化思政课改革,细化落实学校《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党的历史和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牵头推动合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建设。加大“课程思政”攻坚力度,持续实施“三个一百”建设计划。突出加强网络思政工作,立项推进“智慧思政”等平台建设。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辅导员培养培训体系,修订出台辅导员考核、津贴发放等办法。

2.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精心筹备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谋划发展,理清思路,振奋精神,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巩固深化省委巡视后续整改和“大起底、改到位、建机制”专项行动成果,推动所有问题整改高质量见底清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风险常态化排查与整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健全舆情研判和应急处置机制。深入贯彻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深入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请示报告等制度。持续加强对外宣传,结合筹备召开第三次党代会,精心谋划若干高质量外宣报道,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3.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制定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加强申硕等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对标省委“五做到”要求,坚定不移改进工作作风。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委实施细则,一严到底纠治“四风”、树立新风。巩固为基层减负成果。健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对二级学院纪委工作的领导指导,促进监督力量贯通联动。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用足用好第一、二种形态。建立健全巡察工作制度,积极推进巡察工作。

4.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深入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和落实党政议事决策机制。做好接受省委对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工作。加强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强化二级学院党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全面落实。坚持好干部标准,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做好处级、科级干部调整与选拔,强化面向基层、突出实干的用人导向。深入推进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分类举办处级、科级和党务干部专题培训班。完善处级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推动广大干部求真抓实、争先创优。落实干部管理监督各项制度,加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修身律己、廉洁齐家,增强干部纪律、规矩和制度意识。

5.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全面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健全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推动任期届满二级党组织按期换届,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纵深推进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巩固拓展省校两级党建“双创”项目实施成果,培育新增一批党建特色项目,持续提升党建工作品牌效应。全面实施“五项计划”,持续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标准化建设,加强党校建设,重点抓好高知群体、研究生和低年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开展“两优一先”评选等表彰活动,加大困难党员帮扶慰问力度。按要求认真落实乡村振兴任务,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挥统战工作法宝作用,加强民主党派、知联会、侨留联自身建设及统战工作队伍建设,鼓励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开展调研、建言献策,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

6.继续抓好精神文明创建

抓好学校《“十四五”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落实。优化提升滨湖校区行知文化内涵和氛围,做好滨湖校区二期工程文化建设。加大学陶馆、校史馆接待参观力度,适时开展“两馆”资料物品征集活动,充分发挥“两馆”育人功能。发挥省陶研会辐射作用,加强“学陶师陶”实践研究,着力培育一批应用性研究成果。举办“行知学堂”十周年活动,实施“行知学堂”标准化基地化课程化建设,推进“行知学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推进“书香合师”建设,开展“书香合师”系列活动。巩固拓展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先进学校和省市文明校园建设成果,积极争创“全国文明校园”。

7.全力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继续抓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压实责任排查和整治各领域风险。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健全校园安防体系,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实施锦绣、滨湖校区门禁系统建设,加强值班监管,完善应急处置机制,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强化保密宣传教育。持续加强群团、离退休、关工委和校友等工作。筹备召开七届四次教代会工代会。牢固树立师生为本理念,创造条件持续推进民生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8.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发挥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职能作用,及时研究部署防控工作,强化统一调度,层层压实责任。完善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优化完善并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精准掌握师生动态和健康状况。稳妥制定寒暑假放假及开学安排,做好线上线下衔接准备。做好物资储备。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和全覆盖核酸检测工作。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预防和杜绝食源性疾病。强化正面宣传教育。高度重视涉疫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继续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两个作用”。

二、强化内涵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9.高标准推动“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实

按照省教育厅审核意见,及时做好学校总规修改完善及定稿发布工作。做好专项规划修改完善和发布工作。科学谋划“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建立2022年重点项目库,提前谋划2023年重点项目库。多形式做好规划宣传解读,使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及社会人士深刻理解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及战略部署,凝聚发展力量。建立规划跟踪监测、考核评价机制,及时对“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分解,逐项细化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强化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有效衔接,确保《规划》任务落实。

10.决战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

把申硕工作作为头号工程,及时研究、部署、推动申硕工作重要事项。聚焦“四项核心指标”和“十四项基础指标”,认真开展对标对表,细化建设任务,硬化建设举措,完善专项督查等机制,推动各项指标高质量达标。加强教育、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等3个拟申报硕士学位点建设,凝练特色方向,精心培育建设成果。精心设计支撑材料目录及表格,保证填表成果真实性准确性。

11.全面推进国家级专业认证工作

抓紧抓实汉语言文学、音乐学、生物科学等3个专业认证反馈问题整改,高标准撰写整改报告并按时做好上报。细化制定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英语、美术学、小学教育等5个师范类专业国家认证工作实施方案,全面谋划和实施迎评建设,高质量开展认证申报、自评自建、预认证、专家进校考查等工作。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优势专业参加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12.加快滨湖校区二期建设和三校区资源整合

强化建设保障,继续抓好与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沟通对接,做好专项债券年度资金使用安排。以2023年秋季学期入驻为刚性要求,加快推进滨湖校区二期建设,坚持和完善月调度、周例会等推进机制,持续把好工程建设“安全关”“质量关”“进度关”。提前做好二期工程建筑内部装饰装修、配套设施设备建设方案谋划工作。做好二期工程绿化设计、招标及实施工作。加强滨湖校区综合管理,优化滨湖校区运行管理体系和服务保障软件条件,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巡查。优化细化三校区功能定位。推进三个校区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利用。

13.持续推动重点学科建设

对接教育部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和社会需求,加快推进教师教育类、电子信息类、生物医药类、文化产业类和经济管理类等5大学科专业群建设。集中力量加强“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积极推进“筑基”学科建设,制定年度经费预算及绩效考核目标,强化绩效考核,提升学科建设实效。项目化实施第二批硕士学位点建设。

14.加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启动与安徽大学联培试点,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推进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迎评建设。推进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一流课程建设。优化培养结构,科学编制招生计划,积极争取非师专业进入一本招生。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扩大专业大类招生范围。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拓展优质生源。对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全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U-G-S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实施新工科建设,落实与安科生物、立方制药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工作。深化体教融合,加强与省体育局合作,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工作。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加强专业建设,积极推进“每个专业有2门以上学校与企业、行业合作开发课程、3门以上校本课程或特色课程”达标建设。做好与美国特洛伊大学申报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工作。推进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共建“一带一路”研究中心、马来西亚文化交流中心揭牌运行。推进留学生招生培养。抓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申报。创新实施“三大计划”、“三优创建”。加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工作。开展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召开第四次学生代表大会,深化共青团、学生会改革攻坚。持续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完善考评机制,推动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

15.持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坚持师德为先,深入实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计划”,严格师德“一票否决”,建立师德考核常态化工作机制。开展岗位分级和聘期考核,深化职称评审改革,制定《职称评审积分计算办法》,强化业绩和贡献导向。强化经费和机制保障,加大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引进力度,全力确保申硕生师比、博士比指标高质量达标。推进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积极推进引进或培育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深化教师“行知计划”,积极推进“应用型专业核心课程教师中具有与专业相关的半年以上企事业工作经历的达90%以上”达标建设。做好各类人才项目申报和绩效管理工作。

16.全面加强应用研究和服务社会工作

推动深化与合肥市全面务实合作,抓好共建合肥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研发中心、合肥师范学院兴泰金融学院等工作。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合作,构建政产学研联盟。推动高层次科研平台建设,整合培育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新增点。持续推进智库建设。全力完成“5000万元年度科研经费总量”目标。强化有组织科研,优化顶层设计和跨学科整合,实施校内项目培育和预研究,统筹资源组织申报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实现新突破。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立项建设若干重点技术创新团队和服务团队,加强与企业联合攻关、拓展横向产学研合作项目渠道,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精品成果培育,加大培育资助与成果奖励力度,着力产出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办好“行知讲堂”,争取承办若干全国性学术会议。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弘扬科学家精神,持续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17.提升服务基础教育品牌优势

做实与合肥市共建“合肥基础教育研究院”工作,开展“双减”等热点问题研究。研制发布安徽基础教育发展蓝皮书。推进与合肥市及所辖区教育合作协议落实,推进与合肥市共建合肥师范学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持续办好附属西安路学校。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拓展合作办学,调优专业结构,提升常规教学,规范站点管理,促进高等学历教育提质增量。积极创建省级教师发展中心,推进继续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建设,立项培育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培训团队,整合力量加大参与各类师训干训项目招标力度,持续做强做大师训干训。加强师训干训与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建设。

18.深化综合改革和保障能力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细化落实学校《关于加强法治工作的实施方案》。适时启动新一轮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坚决落实“破五唯”要求,细化落实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修改完善教学单位、非教学单位及教职工分类考核指标体系,修订岗位聘用管理办法,统筹开展“我为合师做贡献”、“十佳教职工”评选表彰等活动,激发干事创业动力。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社会和校友支持,着力增加货币性社会捐赠收入,千方百计拓展经费来源。树牢“过紧日子”思想,科学编制财务预算,保障民生和重点项目实施。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做好滨湖校区二期跟踪、年度预算执行与财务收支、处级干部经济责任等审计及发现问题整改。深化“智慧校园”建设,完成建设并上线运行9个业务系统项目,推进滨湖、锦绣校区5G全覆盖。持续加强教学科研条件、图书资料建设。持续推进“节约型校园”、“绿色学校”创建。高质量实施锦绣校区3号学生公寓、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改造。新建锦绣校区二路备用电源。推动公有住房清理攻坚。


关闭